中华文化(文学篇)-课堂札记(十四、十五)

生活中唯一乐趣就是忘却。

——托尔斯泰

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既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记得在小时候,得到快乐并不是很困难,当时能去外面和朋友一起玩就觉得生活很快乐,知道 “地球是绕着太阳转” 这种常识也会觉得生活很快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感觉到自己能获得的快乐持续时间越来越短了,平时的焦虑感与孤独感却越来越强。小时候面对网上的网友,能把许多人当作真正的好朋友,将很多心里想的事情讲给他们听,现在现实中的朋友越来越多,但能说心里话的人也比过去少了很多,一些想法更是从未说出口过,因为觉得不会有人关心这些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

在之前的札记中我曾经写过,这种焦虑感和孤独感在刚上大学那段时间达到了顶峰,学院里充满着一种焦虑的氛围影响着每一个人,而我亦是在这种氛围中传达焦虑之人。当时我在现实中觉得很难过,毕竟虽然从中学开始,我就在努力地和更多的人接触,并且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但同时我也感受到,一切人都无法真正地理解自己,每个人都存在着精神上无法沟通的隔阂,甚至别人对你言论的解读会和自己的本意完全不同——事实上很多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在解读你说的话,你的话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了他们对自己观点的阐述。大家平时可能会一起因为着一些不明所以的理由哈哈大笑,又可能会因为着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变得生气,集体中每个人的情绪都相互影响着彼此,但为什么呢?我觉得理解了他们欢笑或生气的点,所以我欢笑或生气;他们也觉得理解了我欢笑或生气的点,所以也在欢笑和生气,这些情绪在群体中就会快速的发生传递,但实际上也许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传递是很快的,上大学后这种弥漫在空气中的焦虑感一度让我十分迷茫,在先前的札记中我写到,我感觉自己逐渐从焦虑中走了出来。但同时我又在思考:我是否真的走出来了呢?我是真正的已经走了出来,还是只是找到了一种宽慰自己的方法,让自己感觉自己走出来了呢?后来我又觉得这样的想法是无意义的,自己当下觉得心情得到了宽慰,灵魂变轻了不少,就已经足够了。

但与此同时我仍然处于一个大的群体中,我仍然是这个充满焦虑的中国青年群体中的一员,仍然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迷茫,对这种迷茫的观察则再一次让我感到个人的无力与渺小。前段时间 B 站的视频《后浪》在网上几乎成为了一种现象级文化,从知乎和微博的评论中,我们能看到,无数的中国青年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国家现代化的主导者,只是现代化下一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那些 “后浪群体” 离自己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很多人希望像父辈一样追赶上时代发展的列车,却发现这些 “别人的生活” 越来越可望不可即,只能彷徨而苦闷地在现代化都市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日复一日地在生存线上挣扎,尽力去适应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他们的自卑、失落与不平等感创造了席卷全网的舆论热点,也让无数人心中凝结着颓废与绝望的呐喊摆到了台面上。

近年来我觉得网上最有趣的舆论变化就是关于 “奋斗”、“生活” 这些关键词的讨论。中国过去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现在则逐渐趋于停滞,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即使一度生活过得很不错,但在面对生活的大失败袭来时,仍然无力反抗。有多少当代的青年漂泊在北上广深时,充满着深深地不安?有多少小县城、小村落里的青年在城市里打工时,每一日都充满着焦虑?自己生活的城市是如此的繁华,但这繁华却从来不属于自己,他们不知道这种城市是否需要自己,不知道这座城市中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不知道自己在这里还能停留多久,这些买不起房,居无定所,生活不稳定,在毫无安全感的出租房里生活的青年,一边沉醉在新鲜刺激的大城市生活中,一边对精神的迷失感到困惑不安。在微博和知乎上就能看到,许许多多大城市中的人们精神无所依归,痛苦彷徨却又决然不肯离去,终于失掉了自我,他们是物质文明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在现在现代化的都市中,人们沉迷于物质的享受,陶醉于情感的艳遇,追求着各种各样新奇的刺激。这种商品经济中的现代都市生活,让其中一个又一个极度空虚的灵魂沉溺在无尽的享乐中,在短期的快感中自我麻醉。甚至连人际关系都变成了短期的快乐,每个人都像一列疾驰的列车,在快速的前行,人与人的交流似乎也变得不再稳定,就像两条快速前进的直线,相交的那一刻便是永远,此后也许会再也不见。而无数的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又通过这些相交的直线构成了一张大网,在互联网上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情绪。

生活中都存在着无数焦虑的普通人。而现在因为网络的存在,这些普通青年的焦虑更甚于前。在人生就像迷雾一样看不到前方,我也好你也好,今后的生活都是未卜的,我们竭力追赶着国家发展的进程,渴望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但又发现自己其实根本算不上时代的 “后浪”,留在心里的只有焦虑、失落和迷茫。各种各样的网站上,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着无数 “不普通” 的地方,这些让你十分向往,也让你十分焦虑,而在这光彩照人的世界中,许多人奋斗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最终发现,那些 “实现人生理想” 的热闹都是 “后浪” 的,自己什么都没有,最终选择了躺平,选择了享乐。

2016 年时,《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目为《引导青年人远离 “丧文化” 侵蚀》的社论,将丧文化归罪于西方音乐、动漫、影视作品的文化入侵,鼓励年轻人好好努力,不要沉溺于轻松的享乐,不要在颓废中绝望。但这些社会舆论的鼓励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而越来越让年轻人不相信、不接受了。如今四年过去了,大家也渐渐看明白,“丧文化” 的出现并不是什么外来文化的侵蚀,只是商品社会中自然而然的发展结果,仅仅只是年轻人面对生活失败的绝望。我们的国家情况和一百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普通人面临的困境却仍然是一样的——在失去了对外界的把握和控制力量之后,绝望中感官的充实变成了追逐的最高目标。

在这样的时代中,我也时时感到困惑,似乎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理独善其身,让自己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但这又与支撑我的理想并不一致。就现在来看,我仍然不知道作为普通群众的一份子,除了告诉自己自己的行为是正向努力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这些人群中传染的焦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